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实践经验是永久的老师,为增强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地实践调查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身体会历史文化内涵,2023年11月11日,2021级历史学专业全体学生在何池友、吴道良等四位老师的带领下,赴潜山官庄老街、德馨庄、余大化故居、薛家岗文化遗址等地开展了专业实践教学。
孝义蔚然,时代薪传
古人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训家风,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坐落于潜山、桐城、岳西、舒城四县交界处的官庄以“孝”立村,该村在传递“孝义”文化的同时又赋予“孝义”以新时代内涵,并将新时代“孝义”内涵视为立村之本。本次历史学专业实践首先参观了位于官庄的德馨庄,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跟随专业讲解员一路前行——孝义的渊远历史、深厚文化、经典故事;官庄的孝义、家训、府第等等都清晰明朗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这里讲述的每字每句都让人深刻体悟“孝”的传统美德在官庄绽放,更加认同“孝”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精神底蕴在新时代应被重视、接续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师生们还参观了与德馨庄一桥之隔的余氏宗祠。跨过高高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四方庭院,翠绿的青砖扑就的地面和四处可见的青苔为其增添了几分庄严与古朴。庭院的正中间是排位神坛,上面供奉着余氏祖先牌位,整整一面石墙,怎能不叫人叹为观止。环顾四周,各个人物展板向我们展示了余氏家族历代的名人和家训,其中蕴含着家族的智慧和家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历史学生从中领悟家风忠孝精神,提升自我人格修养。
忆官庄岁月,续红色血脉
余大化故居是本次专业考察的第三站。余大化是安徽潜山官庄人,是“五四”运动期间安徽学生运动骨干之一。1927年11月,他创立了潜山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潜山特支,先后成立了潜山县总工会、农民协会和妇女、儿童等群众组织。他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参与安徽团组织创建,由一位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逐步成长为安徽早期学生运动的领导者。
余大化故居有三个展馆,分别讲述了余大化的生平、官庄烈士的故事和当下官庄的展望。通过介绍,师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官庄的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
余大化、余化民两兄弟的事迹让人感慨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国为家,纵然血洒街头,也在所不惜”的决心;“新四军母亲”陈桂珍深刻体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官庄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抚今追昔,官庄人民百折不挠,坚定理想信念,谱写一曲曲动人乐章,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薛家岗文化,车辙至四方
在天柱山麓,潜水之滨,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遗址。遗址位于王河镇,四周溪流回纡,松竹苍秀,景色优美。1977年以来,遗址共经六次挖掘,出土了极具代表性的器物多孔石刀,最多为13孔,这在考古发掘中是极少见的,其中出土的陶器和玉器也极具特色。
薛家岗文化处于长江中游和下游的连接处,其文化特点在南京北阴阳营文化中有所体现,更是与太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相类似,展现原始部落相互之间交流的缩影,辐射四方。历史学子寻找薛家岗文化的千年古迹,品味其当代历史意义,真正做到“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历史学子们在这次的专业实践中收获颇多。参加本次专业实践的同学感慨纷纷感慨,万事莫如亲下行。“非常感谢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不曾涉及的专业知识,探方和土层的奥秘不再是书目上的一纸图片,而成为我亲眼所见和伸手触摸过的东西,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我再添一分对历史的热爱”,2021级历史学专业(3)班的张少天在采访中说道。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还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搜集文献资料,结合此次实地考察的相关见闻与感想,针对考察主题整理分析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优秀作品将集结印制成册。
willhill官方网站一向重视专业实践教学,本次组织的赴潜山官庄、德馨庄、余大化故居、薛家岗文化遗址的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考察能力,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有助于未来历史文化的薪火相传。willhill官方网站也将继续秉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持续推进专业建设。(撰稿、图片:金梦锓 审核:周红兵)